有一种病,表现为腹部出现一个包块,时有时无,小的如“鸡蛋”,大的如“足球”,像是一枚不定时炸弹,随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,这种病就是疝。
1、什么是疝?
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,经腹壁缺陷或孔隙,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现象。根据突出部位的不同,疝可以分为腹外疝和腹内疝两大类。
腹外疝
是指脏器或组织突出到腹壁外面,常见的有腹股沟疝、脐疝、切口疝等。

腹内疝
是指脏器或组织突出到腹腔内的间隙囊内,如网膜内孔。
我国每年有超过300万人患上疝,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疝不仅会影响美观和生活质量,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,如肠梗阻、肠坏死、腹膜炎等。
2、疝的诊断和预防
疝的诊断
诊断疝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体格检查、超声检查、CT扫描等。体格检查可以观察和触摸疝的部位、大小、形状、有无压痛等,超声检查和CT扫描可以更清楚地显示疝的内容物、位置、范围等。

疝的发病因素
疝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腹壁缺陷或孔隙过大,导致腹内压力增高而使脏器或组织突出。这些缺陷或孔隙可能是先天性的,也可能是后天性的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导致疝发生的因素:
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,如搬运、挖掘等;
妇女妊娠期间或分娩后,由于子宫增大和收缩造成的腹壁松弛;
老年人由于衰老而导致的腹壁强度减弱和肌肉松驰;
高腹压人群,如长期咳嗽、便秘、前列腺问题等;
过胖或过瘦人群,前者由于脂肪堆积而增加了腹内压力,后者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了腹壁弹性减退。

如何预防疝
预防和注意疝的主要方法是避免或减少导致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,如:
避免重体力劳动,如有必要,应佩戴护腹带或束腹带;
控制体重,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;
保持大便通畅,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,如水果、蔬菜等;
及时治疗咳嗽、前列腺问题等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。
如果已经患有疝,应尽早就医并接受手术治疗,不要拖延或忽视。
3、疝的手术治疗方法
非手术治疗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或不适,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,反而可能延误治疗,增加并发症的风险。

疝的手术时机需综合考虑年龄、突出和嵌顿的频繁程度、麻醉手术条件等因素。
手术的目的是将突出的脏器或组织复位到原来的位置,并修补腹壁缺陷或孔隙,防止再次突出。
手术的方式主要分为开放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。
开放式手术
是指通过切开腹壁,直接暴露疝部位,进行复位和修补的手术。这种手术创伤较大,出血较多,恢复较慢,留下较明显的疤痕,复发率较高。
腹腔镜手术
是指通过在腹壁上钻几个小孔,将腹腔镜和其他器械插入腹腔内,通过电视屏幕观察和操作,进行复位和修补的手术。这种手术创伤较小,出血较少,恢复较快,基本不留疤痕,复发率较低,1-2天即可出院,术后复发率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