炫荔枝停不下来?小心掉入低血糖的“甜蜜陷阱”

初夏荔枝大量上市,加上电视剧《长安的荔枝》正在热播,许多小伙伴们纷纷下单荔枝,体验杨贵妃的快乐。

荔枝作为夏季常见水果,汁甜味美,常常被很多人所喜爱,但是真能“日啖三百颗”么?

荔枝病——低血糖的“甜蜜陷阱

荔枝病是一种因过量食用荔枝,引发的急性低血糖反应,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。

荔枝含次甘氨酸A和α-亚甲环丙基甘氨酸,这两种物质会抑制糖异生(肝脏将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),并干扰脂肪酸代谢,导致血糖储备耗竭。

荔枝含大量果糖,需经肝脏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利用。过量果糖会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,从而进一步加剧血糖下降,诱发低血糖。

荔枝病的症状及应对

轻度症状

如心慌、手抖、出冷汗、头晕、乏力等,需立即补糖:口服15-20克葡萄糖。若家中无葡萄糖,可用4-5颗方糖、一般糖果、白砂糖泡水、果汁、饼干等替代,15分钟后若症状未缓解,需立即拨打120。

重度症状

若症状较重,如昏迷、抽搐、呼吸异常等,切勿自行喂水与食物,以避免误吸入气道导致窒息。可侧卧以保持气道通畅,并立即拨打120。

哪些人需格外警惕荔枝病的发生

图片

科学吃荔枝:控量不贪多,美味又健康

控制摄入量
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成人每日食用不超过200-300克(约10-15颗普通荔枝,4-5颗荔枝王)。

儿童、老年人、糖尿病和慢性炎症患者等特殊人群更宜少食或避免食用。

不要空腹吃

尤其注意尽量避免空腹进食荔枝,空腹时体内血糖水平较低,若多食荔枝更易带来血糖调节紊乱,更易出现严重低血糖。

优选成熟果实

毒素差异:未成熟荔枝中次甘氨酸A含量是成熟果实的2-3倍。

成熟标志:果皮鲜红、果肉饱满、有清香。避免选择未成熟(青刺扎手味生涩)的荔枝。

图片

荔枝虽好,切莫贪食。

适量饮食,健康过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