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肌炎(myocarditis)这个词中,myo-表示肌肉,card-表示心脏,-itis表示炎症。

所以,心肌炎就是心脏中层肌肉组织,即心肌层发生了炎症。心肌是心脏壁的中间层,负责收缩和舒张,从而把血液泵送到全身各处。

心肌层发生炎症会引起肿胀,损伤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。这意味着每次心跳时,心脏泵出的血液会减少。如果心肌炎程度较重,就可能导致心力衰竭,也就是心脏无法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。

一旦炎症消退,心脏的收缩功能通常会恢复正常,但如果炎症非常严重,就可能在心肌内形成纤维化,也就是疤痕组织。疤痕组织无法像正常心肌那样收缩,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可能会给心脏的收缩功能带来长期的影响。

在中国等国家中,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,特别是柯萨奇B病毒感染。病毒感染可以引发淋巴细胞性心肌炎,也就是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(B细胞和T细胞)以及水分进入心肌细胞之间的间隙(即间质区)。当然,还有许多其他感染性原因也会导致心肌炎。

其中一种是克氏锥虫(Trypanosoma cruzi),这是一种单细胞原虫,可在南美引发查加斯病。在查加斯病中,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心肌细胞内有成群的无鞭毛体(即处于细胞内阶段的锥虫)。结果就是心肌细胞会坏死或死亡。

还有旋毛虫(Trichinella),这是一种线虫,可以从肠道迁移到身体各处,引起多种问题,包括心肌炎。莱姆病也可能引发心肌炎,莱姆病由伯氏疏螺旋体(Borrelia burgdorferi)引起,通过鹿蜱传播。
最后,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,弓形虫(Toxoplasma gondii)也可能引发心肌炎,这是一种猫体内常见的单细胞寄生虫。

以上说的是感染性原因,但心肌炎也有非感染性原因,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(简称狼疮)和多发性肌炎,这是一种全身性肌肉炎症,免疫系统会攻击心脏的心肌层。
此外还有药物相关性心肌炎,也就是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会引发心脏炎症。药物反应会导致超敏性心肌炎,也就是嗜酸性粒细胞会进入心肌内的血管。
最后还有巨细胞性心肌炎,这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心肌炎,其特征是巨噬细胞(吞噬异物的免疫细胞)开始彼此融合,形成一个大的多核巨细胞,因此得名。

心肌炎患者可能会感到胸痛,这种胸痛有时会随着体位的变化而加重或缓解。心肌炎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,因为炎症会影响穿过心肌的起搏细胞。此外,还可能出现疲劳、发热和呼吸急促等全身症状。在严重情况下,如果心肌炎发展为心力衰竭,还可能出现脚踝和足部的液体潴留等表现。

心肌炎患者由于心肌受损,血液检测中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的水平会升高。心电图上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(心率过快)、T波倒置,以及“马鞍形”ST段抬高(因为形状看起来有点像马鞍)。

此外,胸部X光片可能显示心脏增大,而超声心动图可能显示心肌壁有炎症。心肌炎的确诊往往依赖心肌活检,但这项操作有一定风险,所以并不总是进行。
心肌炎的治疗要看具体病因而定。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会随着时间慢慢好转,其他感染则需要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。如果出现心力衰竭的迹象,则需要用药物治疗并仔细调控体液平衡。
心律失常通常会随着炎症减轻而自行缓解。
最后,对于某些严重的情况,比如部分查加斯心肌炎和巨细胞性心肌炎,如果其他治疗无效,可能需要心脏移植。
以上图片内容来源:Osmosis.org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osmosis.org/learn/Myocarditis